家彩网_ - 新版APP下载
家彩网2023-01-31 16:05

家彩网

推出限量500套门票 香港迪士尼联合去哪儿新春迎内地客******

  1月8日出入境新政正式实施。因交通便利、政策宽松,中国香港地区春节期间或成出境游的“尝鲜者”。自1月5日香港通关方案确定以来,去哪儿平台上春节入住的香港酒店预订量环比上月同期增长153%。近日,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联合在线旅游平台去哪儿,为欢迎内地游客,特别推出限量500套包含尊享卡3享措施的门票。

  据悉,香港迪士尼乐园联合去哪儿平台此次推出的特别活动门票价格为569元人民币起。通过去哪儿旅行APP购买前500套套票的幸运内地旅客,除了能够畅游一天乐园外,还可从灰熊山极速矿车、迷离大宅、铁甲奇侠飞行之旅、“蚁侠与黄蜂女:击战特工!”和小小世界五项颇受欢迎的项目中选取3项享受尊享礼遇。内地游客使用身份证号即可通过去哪儿旅行APP进行购买。特别注意的是,在使用此次推出的优惠门票时,旅客须携带并出示有效的旅游证件,提前预约进入乐园。

香港迪士尼乐园

  三年来,香港有了很多发展和变化,作为旅游景点的代表香港迪士尼也带来了全新面貌。

  据介绍,香港迪士尼的白天游玩路线有了全新的变化,夜间游玩路线也在不断丰富升级。香港迪士尼的地标“奇妙梦想城堡”如今已焕然一新,在这里旅客不仅可以欣赏“迪士尼寻梦奇缘”户外音乐派对,也可观看2022年才推出的“迪士尼星梦光影之旅”的烟火表演。另外,在香港迪士尼也可以与“女明星”玲娜贝儿互动,全新主题商品、多款小食甜点美食、玲娜贝儿酒店主题房等供旅客“打卡”体验。

香港迪士尼乐园

  2023年新春期间(1月13日至2月12日),香港迪士尼还讲举行“福兔临门奇妙年年”新春庆祝活动,欢迎所有游客一起来香港迪士尼过年。自1月1日起至1月21日(除夕),香港迪士尼每周周二、周四不开放,自10:30营业至晚上19:30;1月22日(春节)至1月24日(大年初三)每天自10:30营业至晚上19:00。游客在购票、入园前需要注意当日的营业时间和注意事项。

  为了让旅客安心出行,香港迪士尼还会继续参考相关部门最新指引实施一系列措施及程序,其中要求除在餐饮处所内于餐桌饮食及在乐园的室外范围饮食时,所有旅客在乐园游玩时均须一直佩戴口罩,度假区多处包括乐园入口及游乐设施出口、商店及餐厅均增设免洗消毒洗手液机等。

香港迪士尼乐园

  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,随着利好政策的逐一宣布,2022年12月27日至2023年1月7日赴香港机票预订量环比2022年11月26日-12月7日增长达3倍以上。其中,内地飞往香港的机票预订量环比增长达3.8倍,热门出发地为成都、北京、上海、南京、杭州、厦门。

久违的返乡:“都在庆祝团聚的不易”******

  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(记者 袁秀月)2023年春节来得尤其早,进入1月份,在外的游子便陆陆续续踏上返乡的归途。

  这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。官方预计,今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20.95亿人次,将比去年同期增长99.5%,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0.3%。

  在这个春节,很多家庭实现了久违的团圆,人们带着期许迎接农历新年。

北京西站,返乡乘客带着行李踏上回家路。袁秀月 摄

  “庆祝团聚的不易”

  2023年春运第9日,作为北京客运量最大的火车站,北京西站迎来客流量攀升的一天。这天,全国铁路、公路、水路、民航共发送旅客4114.1万人次。

  53岁的李霞是这4114.1万分之一,她的目的地是四川宜宾。李霞在北京从事餐饮行业二十余年,对以前的她来说,过年回不回家都一样。“因为假期短,光路上都要两天两夜,花钱不说,来回跑还晕车难受。”

  年轻时她在外打工,两三年不回家过年是常事。父母也体谅,总是劝她别回了。前两年因为疫情,春节她都待在北京。然而前段时间,当李霞再次跟母亲说不回家时,母亲却有点不高兴。

  “她心里有点不舒服,她年纪大了,身体也不好,现在就盼着我回家,后来我说回家她才又高兴了。”李霞说,今年她身边在外打工的人基本都回家过年了,这次回去她要待个十几天,多陪陪母亲。

北京西站候车大厅。袁秀月 摄

  60岁的陈立强最牵挂的是孩子,他在北京做了二十多年的室内装修,往年他都正常回老家漯河过年,然而在外工作的孩子都不回来,家里人从来没凑齐过。今年一家人终于能一起过节,他特别高兴,还说今年过年会更隆重一些。

  早早回家过年的陈萌能明显感觉到,今年的年味儿更浓了。“因为都是好几年没回家,所以赶集买东西的人特别多,都是在庆祝团聚的不易,我家也比两年前过年多准备了些年货。”

  疫情期间,31岁的陈萌迎来身份的重要转变,成为了妈妈。孩子出生以来,一家人都没回家过年。今年春节,她和丈夫早早选择自驾从北京回许昌老家。这几天,老人特别开心,孩子也到处跑着玩。

游客在兔子形状的“许愿卡”上写下心愿为新年祈福。 汤彦俊 摄

  “最想念家乡的一碗米线”

  对于中国人来说,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,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停下来休息,感受久违的团聚带来的喜悦,抚慰心中淡淡的乡愁。

  来自云南玉溪的罗鹏,来北京已有六七年。他和哥嫂在北京开了一家手工店,前两年他们都没回家过年,今年哥嫂仍待在北京看店,罗鹏一人坐上了回家的高铁。

  罗鹏说,他们老家过年有很多民俗活动,比如舞龙舞狮、踩高跷等,过年还要拜年、守岁、吃宵夜,非常热闹。但让他最想念的,还是家乡的一碗米线,在别的地方吃不到那个味道。

  进入而立之年后,父母一直操心罗鹏的人生大事,往年因为没回家过年躲过了催婚,他调侃,今年算是躲不过去了。

北京西站,返乡乘客带着行李踏上回家路。袁秀月 摄

  陈立强今年回家也有两件大事,一是看看6个月大的小孙子,回家前他特地在网上给孙子买了小汽车。二是小儿子今年过年要定亲,他得在家里好好张罗。

  他们老家的习俗是,当年定亲当年结婚,如果过年时定亲,年底结婚最好不过。现在老家办婚礼已没有限制,他想尽快把小儿子的婚事给定下来。

  对陈萌而言,这个春节没有特别的事要做,因为回家比较早,年货也是在家里置办的。她打算多回几趟娘家,多陪陪父母,珍惜跟家里人在一起的时间。如果有机会的话,一家人在老家拍个全家福。

北京南站候车大厅。袁秀月 摄

  新的期许

  三年间,新冠疫情反复延宕,让很多人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。在记者的采访中,多位受访者都表示,今年最大的好消息是“一家人都‘阳康’了”、“家里平平安安”、“家里老人身体健康”。

  “疫情三年,几多欢喜几多愁,每个家庭情况不一样。这三年间,我们家总体来说还算不错,家人都平平安安的,我已经挺高兴了。”陈立强说,干他们这一行的容易出意外,所以挣多少钱都没有平安健康地活着重要。

  李霞关心的还有她的工作,她透露,这几年,疫情对餐饮行业冲击比较大,“老板没有生意,员工就没有工资,钱有点不好赚”。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,餐饮业复苏回暖,他们的工作也渐有起色。

  同时,罗鹏的手工店生意也慢慢好起来,来店里的顾客明显多了,他希望明年的生意越来越好,最好能在北京开一家分店。

农历腊月二十四,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周日假期,上海的商场、街头处处洋溢着红红火火的喜庆氛围,吸引了不少民众前来感受年味。 中新社记者 汤彦俊 摄

  2022年,张跃考上北京某大学金融专业的研究生。研究生阶段需要外出实习增加实践经验,但受疫情影响,实习机会减少。他希望,未来在实习就业方面能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。

  记者注意到,在17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,国家统计局表示,随着经济的好转,就业需求的扩大,岗位会相应增加,2023年我国就业形势有望总体改善。

  此外,有关负责人表示,随着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,各项政策不断落实落细,生产生活秩序有望加快恢复,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将不断积聚增强。

  新年新气象,春节将至,过个好年、来年讨个好兆头,这也成为人们共同的期许。(应受访者要求,文中人名为化名)(完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中国网客户端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,9语种权威发布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家彩网地图